2021-06-30
2020-10-29
2020-06-20
2018-06-02
國內的消費升級似乎正在被性價比替代。貝恩公司與凱度消費者指數最新發布的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總體勢頭良好,增速達5.5%,然而,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消費者縮減開支,快速消費品更是創造了同比下滑6.7%的紀錄。
報告顯示,與前幾年相比,2019年中國快消品市場出現了若干新趨勢:高端化步伐放緩,部分品類的大眾細分市場出現增長。同時,外資品牌以9.5%的增速領先于本土品牌的7%增幅,多年來首次實現反超。
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認為,這背后也反映了很多的外資品牌在這兩年,越來越中國化、本土化,也越來越能夠適應中國的市場。以電商為例,五年前,很多外資品牌不太重視電商這樣的渠道,五年后,雙十一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外資國際大牌,“包括疫情期間的直播,過去兩三個月內,基本上所有的外資高管都做了直播。”
不可忽視的一個消費轉變是,消費者在受到疫情的影響,更加傾向于那些受信任的大品牌,這也就意味著有一些小品牌,那些創新力非常強的小品牌,他們的增長反而會放緩。
報告還發現,過去三年,快速消費品總體保持穩健增長,銷量增速反彈,但是平均售價增速有所放緩。“從2019年就看到了中國消費者的兩極分化,高端和低端相對來說表現更好。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鄧旻認為,未來價格競爭會在缺乏新品帶動或者品牌創新的這些品類上更加明顯,“這也跟消費者追求性價比大的趨勢是相吻合的。”